——滕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成功开展2025年汛期公路安全风险管控专项演练
7月4日上午,随着模拟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拉响,一场以“实战化、场景化、联动化”为特色的公路防汛应急演练,在S321枣梁线种寨桥段启幕。滕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联合交警、交通、应急管理、属地政府及协议支援单位山东远通公路工程集团,通过预警“叫应”、告警阻拦、交通管控、应急处置、全流程协同五个科目的演练,成功处置桥梁基础冲刷、行道树倒伏等模拟险情,为汛期公路安全风险管控交出一份高质量的“滕州答卷”。
闻“汛”而动,筑牢预警防线
接到气象预警后,滕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立即启动“叫应”应急响应机制。由交通安全、技术专家、现场抢险等6支专业队伍组成的应急力量迅速集结,同步落实24小时应急值守、防汛物资前置储备等措施。依托无人机智能巡查系统,对重点路段、桥梁开展高频次巡查,构建起“早发现、早预警、早处置”的全链条防控体系。
高效处置,彰显专业应急能力
“种寨桥1号桥墩发生严重冲刷!”随着险情上报,防汛领导小组紧急启动预案,防汛指挥系统迅速运转。在多部门联动管控下,仅用20分钟便完成现场交通管制。技术专家组现场制定吨袋回填方案;抢险队伍同步展开作业,综合运用新型抢险设备,高效完成桥墩防护、倒伏树木清理等工作。从险情发生到恢复交通通行仅用时不到1小时,充分展现出专业高效的应急处置能力。
科技赋能,展现智慧养护高成效
本次演练成为多项公路养护新技术的应用舞台。无人机搭载高精度监测设备,实现对桥梁墩台、路基边坡的实时位移监测;多功能抢险救援车集成高压套筒、渣浆泵等先进装备,实现无电源环境下的快速清障;应急照明与视频监控系统构建起全天候作业网络,大幅提升应急处置效率。
以练促改,夯实安全保通强基础
通过此次演练,不仅检验和优化了应急响应流程,更验证了“纵向到底、横向到边、全面覆盖”的立体化防控体系。滕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以演练为契机,加快推进桥底防护、泵站疏通等工程建设,建立树木倒伏动态管理台账,持续完善“监测-预警-处置-评估”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。
本次演练共投入巡查车、多功能抢险车、应急照明车、自吊车、翻斗车、装载机等各类型车辆、机械23辆(台),调配沙袋200个,钢筋笼4个,80余名抢险人员参与实战。通过真演实练,切实做到预案落地、队伍过硬、物资到位,为保障汛期公路安全畅通积累了宝贵经验。
风雨砺初心,防汛担使命。此次演练不仅是滕州公路人应对极端天气应急能力的全面检验,更是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理念的生动实践。滕州公路将持续深化“智慧养护+联动机制”工作机制,全力守护国省道路安全畅通,成为护航经济社会发展的“生命线”。